年终奖和十三薪有什么区别?哪个好一点?
已经12月了,转眼一年又过去了,马上要迎来2025年,很多人开始期待春节还有年终奖。那么年终奖和十三薪有什么区别?哪个好一点?下面和怪柴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终奖和十三薪的定义
1、十三薪
十三薪,即第十三个月工资,也称为 “年底双薪”。通常是指单位按照规定程序向个人多发放一个月工资。它的计算基数一般是员工的月基本工资。例如,某员工月基本工资是 5000 元,那么他的十三薪就是 5000 元。十三薪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种固定的薪酬福利发放,只要员工在公司服务满一定的期限(通常是一年),且符合公司规定的发放条件(如没有重大违纪等),就可以获得。
2、年终奖
年终奖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业绩、员工个人的工作表现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给予员工的一次性奖励。它不是法定的薪酬福利,企业有自主决定权是否发放、发放多少以及发放的形式等。年终奖的发放金额通常没有固定的标准,可能会因公司的盈利情况、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岗位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一家公司在盈利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销售部门业绩突出的员工可能会获得数万元的年终奖,而行政部门表现一般的员工可能只有几千元。
二、两者的区别
1、性质方面
十三薪更偏向于固定薪酬的一部分,是一种福利性质的工资补充。只要员工满足基本的工作时间要求和公司规定的条件,一般就可以获得,其数额相对比较固定,主要和基本工资挂钩。
年终奖则是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性奖励,是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成果和员工工作表现进行分配的一种额外奖励,具有不确定性。它的发放与否、发放金额都取决于企业的意愿和员工的表现。
2、发放依据方面
十三薪主要依据员工的基本薪资和工作时间。通常是按照员工全年的工作考勤情况以及是否在公司规定的发放日期仍在职等来确定是否发放。
年终奖的发放依据比较复杂,包括公司的年度经营业绩(如利润增长、市场份额扩大等)、部门业绩、员工个人绩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创新等)、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维度。
3、金额方面
十三薪的金额相对固定,一般是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或者按照公司规定的固定比例计算(例如有的公司可能是 1/12 或 1/13 等比例的年薪)。
年终奖的金额则弹性较大。有些企业可能会根据利润的一定比例来分配年终奖总额,然后再细分到每个员工身上;有些企业可能会根据员工绩效评估结果划分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金额的年终奖,金额范围可以从很少甚至没有到很高的数额不等。
4、税收方面
十三薪一般和正常工资合并计税。如果企业在年底发放十三薪,会将其视为当月工资收入的一部分,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进行纳税。
年终奖在税收计算上有单独的计税方法,不过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年终奖纳税方式发生了变化,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在 2023 年 12 月 31 日前可以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 12 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这一政策的变化也使得两者在税收待遇上有所不同。
三、哪个好一点
1、稳定性角度
如果员工更倾向于稳定的收入,十三薪可能更好。因为只要满足公司规定的基本条件,就可以获得相对确定的一笔收入,能够提前规划资金用途,如用于偿还贷款、储蓄等。
2、激励和收益潜力角度
对于工作表现优秀、对自己的工作业绩有信心的员工来说,年终奖可能更有吸引力。因为如果所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个人业绩突出,年终奖的金额可能会远远超过十三薪,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回报。例如,在一些销售行业,优秀的销售人员可能凭借出色的业绩获得高额年终奖,其数额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的工资。
3、行业和企业特点角度
在一些比较稳定的行业,如传统制造业、公共事业等,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发放十三薪,作为一种固定的福利来吸引和留住员工。而在一些业绩波动较大但有高收益潜力的行业,如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年终奖可能是更主要的激励方式,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的业绩和个人表现紧密相连。
总体而言,无法简单地判断年终奖和十三薪哪个更好,这取决于员工个人的需求、工作表现、所在企业的薪酬政策以及行业特点等多种因素。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